详情
分享

万载公安查获一起假冒排污许可案件,诈骗团伙落网!

07-04 12:42 阅读 548

图片
图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近期

有不法分子冒充生态环境部门

以“排污登记代办服务”为由实施诈骗

企业主们务必提高警惕

图片


案情经过

前段时间,万载某企业负责人陈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环保局工作人员要求陈先生在微信小程序“企华环保”缴纳599元环保排污登记费用,否则将面临罚款,然而后续提交材料的过程中陈先生发觉不对劲于是他选择向警方报案


万载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对这个电话号码进行研判,发现该电话拨打类似诈骗电话五百次以上。随后民警顺藤摸瓜,赶赴南昌联合当地警方对该涉诈公司进行检查,在公司查获诈骗手机12部,诈骗电话卡12张,电脑2台,话术纸张10余张,商户信息纸张100余张。

图片

▲ 抓捕现场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樊某伟伙同犯罪嫌疑人胡某鹏、舒某强于2025年4月成立公司通过购买涉诈微信小程序“企华环保”“企民环保”“企业云环保通办”“企业环保通办”个体工商户(餐饮、机修业等)信息,制作电话话术,并陆续招募、培训、组织员工拨打诈骗电话,冒充环保工作人员,以办理排污登记许可为幌子,称若不办理,环保部门会处罚。骗取被害人信任后,嫌疑人许诺缴纳599“许可费”就可通过环保检查。查该公司共拨打诈骗电话一万余,诈骗成功140余起,非法获利8万余元。

图片

▲ 用来拨打诈骗电话的手机

图片

▲ 嫌疑人使用的话术本


目前犯罪嫌疑人樊某伟、胡某鹏、舒某强因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图片

 

诈骗套路大揭秘 务必小心防范



冒充官方 制造恐慌氛围

诈骗分子常常使用“162”等开头的虚拟运营商号码,假冒“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身份,以“未按时登记将罚款、关停”等极具威胁性的话术,故意制造紧张恐慌情绪,迫使企业在慌乱中失去理智判断,进而诱导企业扫码支付。


虚构收费名目 巧立各种幌子

他们会以“代办服务费”“加急审核费”等各种看似合理的名义,要求企业转账。更有甚者,还会伪造“官方收款码”或“指定第三方平台”,让企业误以为是正规的收费渠道,从而骗取企业的资金。


利用信息差 设下诈骗陷阱

部分企业对环评登记、排污许可登记的流程及相关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存在信息差,误以为必须通过中介才能办理相关登记业务,这就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使其轻易落入精心设计的圈套。



官方明确:登记全程免费 企业自主申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图片

 

环评登记备案



这是企业自主填报的事项,无需经过审批环节,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办理渠道:企业可登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官网(https://beian.china-eia.com/a/login),按照网站指引进行填报并提交。整个过程大约1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备案,系统会自动生成备案号,操作简便快捷。



图片

 

排污许可登记


同样属于企业自主填报事项,无需审批,不收取任何费用。

✅办理渠道:登录【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官网(http://permit.mee.gov.cn),依照指引完成填报和提交。一般1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备案,系统会自动生成排污登记回执。


重要提醒,请务必牢记心间。


图片

 

生态环境部门承诺



我们在此郑重承诺,宜春市万载生态环境局绝不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任何方式要求企业付费或扫码转账;绝不会指定任何第三方机构“代办”环评或排污许可业务;更不会以“加急”“包过”等名义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请广大企业放心,我们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图片

 

企业需提高警惕



切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这些链接和二维码很可能暗藏病毒或钓鱼网站,一旦点击或扫描,可能会导致企业信息泄露,甚至造成资金损失。


要认准官方渠道,办理相关业务时,请登录生态环境部或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官网。官方网站是最权威、最可靠的办理平台,能够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


不要轻信电话恐吓,生态环境执法有着严格的书面程序,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不会直接通过电话通知企业进行处罚。如果接到类似恐吓电话,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


确有代办需求的企业,应选择正规环保服务机构,并签订正式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要委托不明中介,避免因中介资质不全或存在欺诈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若您接到可疑电话,请立即联系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核实(宜春市万载生态环境局:0795-7102751或0795-7102527)。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提供帮助和解答,全力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各位企业朋友们,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请相互转告,扩散周知,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些诈骗套路,避免财产损失。




编辑:万载在线 柠檬

信息来源:万载公安

广告合作(微信同号)
18179519039(李)
欢迎投稿:13767501733(小编)
法律顾问:刘剑伟律师 | 江西康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图片
文末福利
图片

需要招聘或者找工作

可以添加人才客服微信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好友
图片

没有更多内容了~
城市通